范美俊:美术期刊的假危机与真危机|美术期刊之困(2)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现在纸媒的电子化,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其内核还是传统出版,不过是把作为最终产品的纸本出版物电子化罢了,是传统出版物的衍生品。正

现在纸媒的电子化,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数字化出版,其内核还是传统出版,不过是把作为最终产品的纸本出版物电子化罢了,是传统出版物的衍生品。正如前文所讲,有了空中走廊等发达交通,乡村小道依然有价值。而且,鱼和熊掌也不可兼得,在飞机上慢慢看风景,或在乡村小道风驰电掣,本身就有些矛盾。手机盛行了,固话并未消失;电邮发明了,依然可以写信。

纸本美术期刊的存在,也有现实语境。首先,纸媒的阅读习惯。如今阅读纸媒的人依然很多,觉得电子阅读伤眼。其次,信息的质量保证。网媒当然也能刊载论文,如原始版本不是来自正式纸媒,常被认为学术水准与学术规范没经过审核,在评职称等场景中是不会被认可的,自媒体随口来段“张飞杀岳飞,杀得满天飞”可能真有人相信;而纸媒比较审慎,诸如“金字塔是混凝土新造”“狮身人面像与拿破仑御用画家德农有关”等地摊式研究,是不敢刊发的。再次,信息的物理保存。比如,一所大学的图书馆,没实体建筑也没实体书而全是电子文献,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万一断电断网了,储存于某个服务器的海量电子文献全都打不开的时候,白纸黑字的纸媒就是重要文化遗存。今之学者面对发黄的老旧藏书大多挺感慨,是因为这些东西有着历史的风尘与温度。

2014年《中国画学刊》创刊号首发式

网媒内容无法比拟严谨纸媒

时下网络平台众多,内容也无所不包。在专门网站或独立APP上,常挂靠有自媒体账号,如微信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头条号;而百度、网易、搜狐、知乎、一点资讯等也能开私人账号,它们也可以如美术期刊那样轻松实现消息发布、论文刊载、作品发表。这给人一个错觉:这威胁到了传统纸媒出版。

就笔者看来,冲击肯定有,但专业学术刊物的生产机制与高水准的内容生产,至少在短时间内无法取代。传统纸媒机构,设有社长、主编、编辑、记者、美编、校对、发行、广告、财务、安保等专员,他们各司其职维护刊物正常运行。自媒体账号,一两人就能进行事务性运营,但要做到全面的学术探讨而且文图原创,难度太大。因此,严重节俭成本的大部分自媒体,至少从内容上看无法比拟纸媒通过征稿、约稿等方式持续发表高品质的文章,其常态是有一篇没一篇,而转引和洗稿则涉版权风险,平台的推荐量也上不去。

广州的“闻是文化”公司就遇到这样的瓶颈,其“今日头条”号有44万粉丝,有平台优势但优质内容无法持续自创,当停止更新后马上就会掉粉,没了粉丝和流量则直接影响收入,他们也寻思过以发放稿费或流量分成等方式签约原创作者,但并无成熟模式可参照。

从平台看,网络生态可能更适合短小活泼、轻松易读的内容,打情骂俏与毒舌评论也讨喜,如偏批评的“老白话”“艺术阵地”“抄袭的艺术”等公众号就粉丝众多。必须正视的是,时政、军事及社会热点的关心者众多,即便跟风炒作也能蹭点流量获得收益,一篇10万+的爆款文章仅打赏就能轻松破万元,远超纸媒的稿费标准,因此也刺激了一些自媒体刻意站队并剑走偏锋,出现道听途说、加油添醋、侵权洗稿等乱象也就不足为奇,甚至谬种流传造成舆论事件。显然,偏小众的美术无法比拟时政、军事等内容的热度,流量的悖论现象也就产生了,有水平而且连引文都严谨的内容阅读量肯定不高,一些口号式的而且逻辑不通的烂文反而大行其道。以标题党哗众取宠、赚流量或许一直存在,但未必都能获得青睐。随着读者认识水平的提升,会对海量信息加以甄别:这是可读的还是搞笑的,这是要收藏的还是不用看的。

各平台因为性质及特点不同,会遴选匹配出合适的内容,未必能直接转换。显然,经过编校审等严格程序出版的纸媒不可或缺,错误的拿掉,拉杂的精简,以凸显出流传于世的干货内容与价值导向,古人视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慎重的立言传统至今仍在,这也是纸媒迄今为止还顽强生存的硬道理之一。高校的毕业论文,多规定参考文献不能只是网络文献,须有一定数量的正式出版论著。笔者曾把一些著作的电子版发给朋友叶俊,他说好书并不适合手机阅读,还是买书吧。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网址: http://www.zgkjqkyjzz.cn/zonghexinwen/2021/1020/893.html



上一篇:老师论文投稿难?推荐几本好发表的期刊,也许
下一篇:科技冬奥什么样?“冰立方”给你答案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投稿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版面费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