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30年20分, 上海科技期刊的“平凡之路”(2)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2-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作为编辑,他们主动接触作者,争取那些“比期刊平均水平好一点点”的文章。影响因子暂时拼不过,就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发表研究成果不仅仅是简

作为编辑,他们主动接触作者,争取那些“比期刊平均水平好一点点”的文章。影响因子暂时拼不过,就在用户体验上下功夫。“发表研究成果不仅仅是简单的送稿、审稿的过程。我们的编辑团队会为投稿的文章提出建设性的批评意见,如何组织文章架构,如何修订科学文字,不同层次的期刊需要怎样的设计,这些意见都可以帮助科学家们发表的文章更完善。”很多科学家通过与期刊的长期交往,自己的科研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在了解这个团队真正的实力之后,越来越多科学家愿意在这里发表文章,编辑部也有更多机会收到有质量的投稿,又因为高质量论文的发表,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就这样走上了期刊发展的良性循环。

如果作者的文章在其他期刊那里受到不公正待遇,或者审稿后要求大修或者退稿,《细胞研究》可以根据已有审稿意见给作者快速答复——或者小修,或者重新送审;当某个领域的科学研究竞争太过激烈,作者希望尽快发表时,《细胞研究》在发挥编辑独立判断能力的同时,也会力促同领域科学家采取“快审快发”的个性化服务,最快72小时返回审稿意见。

基于这些服务上的优势,《细胞研究》每年都能争取来几篇“好一点点”的文章,每年都能“进步一点点”。2013年,《细胞研究》成为第一个影响因子超过10的中国科技期刊。2017年,影响因子超过15,2020年,影响因子超过20。

到2019年为止,《细胞研究》连续5-6年,来稿数量基本维持在1500-1800篇,2020年,来稿数量高达2500篇,相较之前增加了三分之一,但拒稿率始终维持在95%。如有作者来稿,编辑会通过数字化的平台进行审核,这个环节会过滤掉85%的稿件,只送审15%的稿件给审稿人。审稿人来自专家库,一般来说,有2-3位专家进行审核,最终确定稿件是否被录用。

“不只是起步艰难,现在依然很艰难,好比攀登珠穆朗玛峰,我们已经到达了8000米的位置,而最后的800多米是最难突破的。当期刊只有5分的时候,你会收到5分的文章,当你做到20分的时候,要努力争取到20分甚至是更好的文章,因为文章的质量永远都是期刊发展的本源。”李党生告诉《新民周刊》,“我们不会因为科学家的名气而对某些稿件‘另眼相看',判断稿件的唯一的标准只有它本身的科学价值。”

“回过头看,我最欣慰的是,当年《细胞研究》刊登了许多青年学者的文章,如今他们已经成为这个领域享有声望的人了,这说明我们是互相成就的,他们投稿的优秀文章成就了我们,我们的努力,也助推了顶尖科学家的出现。”

在李党生看来,对作者最好的服务,就是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对于我们这个人情味特别浓厚的国家,做到这点是非常难得的。”在李党生的印象里,起初会有熟人拜托他“走后门”,但是一来二去,大家都知道这“招”在《细胞研究》这里行不通,编辑部也就很少碰到这种事了。“所谓口碑,就是口口相传,我们做到了,投稿作者亲自体验到了,自然口碑就出来了。裴钢院士作为主编,发论文都和其他作者走一模一样的流程。过去15年,裴钢院士也没有向编辑部托过一篇人情稿。”李党生说。

科学编辑不仅要有职业精神和操守,还要拥有过硬的专业素质。目前《细胞研究》编辑团队共有6人,全部都是博士学位毕业。“在我们的团队中,科学编辑能实现的最大价值,是为来稿的文章提供具有建设意义的批评,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完善研究,提升文章的质量。”李党生希望未来能将办刊的项目经费,参照科研项目经费模式,允许发放一部分作为编辑人员的绩效奖励。期刊编辑需要同时具备编辑和科研能力,还面临知识更新快的挑战,需要经常学习,才能具备评审相关论文的能力,对人才的整体要求很高。“如果能把更多的经费用在人身上,将更能体现科学期刊编辑作为人才的价值优势。”

对于影响因子突破20,对《细胞研究》而言似乎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在李党生看来,“《细胞研究》未来的目标也绝不仅仅是影响因子的提升,而是要服务国家的战略需求,争取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老刊”探索如何从一流走向超一流,“新刊”探索如何从高质量走向一流,“强刊加大刊”的创新发展模式,将更有利于捍卫科学话语权,逐步积累科研大数据。2015年,李党生的编辑团队创办《细胞发现》(英文刊物,英文名称Cell Discovery),探索以开放获取模式(Open Access,简称OA )的运行。今年,《细胞发现》影响因子为6.255,在195种细胞生物学领域期刊中排名第42,目前的论文水平已接近《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细胞发现》的探索,是我国科技期刊作为“后来者”如何发展、在国际学术出版阵营中实现突破和超越的重要实践,将为我国其他领域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借鉴。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网址: http://www.zgkjqkyjzz.cn/zonghexinwen/2021/0210/525.html



上一篇:科技期刊编辑应做好“科学守门人”
下一篇:中国乡村医药杂志,国家级农村医药卫生科技期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投稿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版面费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