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百期奠基十年筑梦管理学报十年回顾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7-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管理学报》于2004年7月出版创刊号,至本期已出版90期。由于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稿源十分充足,录用率一直低于10%,所以现在已录用的稿件已经排至百期。换言之,写本文时百

《管理学报》于2004年7月出版创刊号,至本期已出版90期。由于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力,稿源十分充足,录用率一直低于10%,所以现在已录用的稿件已经排至百期。换言之,写本文时百期的内容基本定型,期刊的风格已然形成,但总体上仍处于追求期刊梦想的前期。

通常,百期或十年,都是期刊由初创到成熟的一个标志性的时间,各种期刊纪念创刊十年或出版百期的文章屡见不鲜。我们也未能免俗,因为此时的认真回顾有益于承上启下的延续,何况对于《管理学报》恰恰处于新发展阶段的当口,更应该留下先行者的感悟。

10年前,经过半年多的精心筹备,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华中科技大学创办《管理学报》的文件于2003年12月25日印发。文件规定从批文之日算起,最迟6个月必须出版创刊号。由于接到文件时已临近寒假,主要工作都只能从下一学期开始。对于将新刊定位于国内有影响力的品牌学术期刊而言,从零开始6个月的时间出刊是对编者勇气和智慧的极大考验。

百事待举,先定人事。尚未开学,即2004年2月2日正式组建由2位(3年后增至5人)专职编辑组成的编辑部。编辑部成立后,明确期刊定位,确定编辑思想便是首当其冲的要务。为此,首先组建权威且务实的编委会,经过编委间的充分讨论,形成了“促进管理学科学术交流,介绍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力助中国管理学派成长,推动管理学科不断发展”的办刊宗旨,将期刊定位于广受国内管理学者信任的知名品牌(详见编委会主任委员汪应洛[1]院士的创刊辞和社长兼主编张金隆[2]教授的创刊寄语),为我国管理学的发展服务。

在贯彻办刊宗旨和实践编辑思想的十年中,编辑部围绕编辑思想和品牌定位不断探索实现路径,不断增补办刊人员,不断依靠更多的学者,在读者、作者与编者的共同努力下,期刊逐渐形成独自的风格,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已经成为国内权威期刊数据库期刊评价指标处于前列的、创刊时间最短的综合性管理学术期刊,在追逐品牌期刊梦的道路上踏实前行,得到了国内管理学人的广泛肯定和支持。

1 满足读者需求是期刊生命力的源泉

学术期刊生命力的源泉是管理学者对期刊的关注、信任与需要,这就要求期刊工作者要为期刊的读者和作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期刊的成长脉络就是不断满足读者需求的过程。

1.1 成长脉络

为读者服务的核心是厘清学者最为关注的学术前沿和最想补充的学术新知,并结合自身资源找到满足这些需求的最佳方式。对此,十年来《管理学报》走过2个阶段,并明确了下一阶段的方向。

(1)定位阶段(2004~2007年)

期刊定位是创刊初期的中心工作,我们有3个视角:功能定位——管理学在中国发展的反映者与推动者;内容定位——全方位、大视野、好问题、真争鸣;读者定位——在中国实践与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构建管理学的管理学者和企业家。

(2)特色阶段(2008~2013年)

期刊特色是所有期刊人的追求。我们通过大范围的长期调研、跟踪,不断厘清管理学在我国现阶段的学术焦点,不断在办刊实践中摸索、强化聚焦学术焦点的有效途径与方式,逐渐形成自身特色。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刊名特色——《管理学报》,从学科边界上形成自身特色(严守法约尔[3]定义的管理边界);模式特色——创新论文、学术争鸣、热点评论、最新理念兼收并蓄;内容特色——管理科学、管理技术、管理艺术、管理文化的综合;形式特色——严谨规范、清新大气(尚待深入探索)。

(3)品牌阶段(2014年以后)

由于受办刊环境的制约,市场化、国际化尚待积累,前十年只能作必要的知识积累和人才积累。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3个阶段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融关系,互为因果、良性循环、即时互动、不断发展。

很明显,期刊的成熟以特色的形成为标志,也就是说,期刊的成长过程就是其差异化的进程。

1.2 差异化进程

期刊虽然是特殊的商品(其使用价值不在于其物质形态自身,而是物质形态的内涵——智力成果)[4],但其也具有一般商品的属性(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为交换而生产),自然要遵循商品市场的规律,即同样需要进行品牌营销。

“品牌营销的关键点在于为品牌找到一个具有差异化个性,能够深刻感染消费者内心的品牌核心价值”[5],不仅如此,还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传达给消费者,然后转化为消费者的心理认识”。正如营销大师科特勒所说:“成功的品牌都有一个特征,就是以始终如一的形式将品牌的功能与消费者的心理需要连接起来,并能将品牌定位的信息准确传达给消费者”[5]。这就是期刊人不仅追求自身特色,而且要让自身特色被读者认同的理论依据,是指引办刊实践的精魂。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网址: http://www.zgkjqkyjzz.cn/qikandaodu/2021/0712/761.html



上一篇: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项目的实施和成效农业工
下一篇:统计学错误辨析以科技期刊为例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投稿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版面费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