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996,生病ICU”

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最近,某些中国科技公司在全球出了名,这一次它们打造的爆款是“996工作制”。996是指每天工作时间从早9点到晚9点、每周工作六天的加班风气。 或许是不甘忍受996的风气越来越盛,

最近,某些中国科技公司在全球出了名,这一次它们打造的爆款是“996工作制”。996是指每天工作时间从早9点到晚9点、每周工作六天的加班风气。

或许是不甘忍受996的风气越来越盛,3月27日,一位匿名程序员在全球程序员聚集的代码托管网站Github注册了一个叫做996.icu的网站,并且在这个网站上控诉部分互联网公司实行996工作制的行为,“工作996,生病ICU”。此外,发起人还点名批评了近期因为员工关系被推上风口浪尖的有赞和京东。

996加班制的遮羞布

被996.icu发起人点名批名的有赞和京东,到底如何引发众怒?

在1月17日的有赞年会上,有赞高层宣布将实行996上班制,即正常工作时间为早上9:30到晚上21:00,遇到紧急项目时,一周工作六天,每天工作时间会更长。周三是家庭日,除了这一天以外,晚上9点前走需要请年假,否则算旷工。

当有赞将这块996加班制的遮羞布掀开之后,引发了众多员工的情绪反弹,“(加班)不是硬性要求,但是类似道德绑架,其实现在互联网公司都这样。除了去年有赞年会直接说明,没有哪家公司说是强制的。”程序员王力(化名)说。

曾在阿里工作的程序员表示,对于996工作制公司并没有明文规定,都是上级领导传达指示,定下工作节奏。

有赞之后,京东也加入其中,3月,京东物流的996工作制被传得沸沸扬扬,京东物流员工甚至还开始比惨,各大区的京东物流员工纷纷晒出内部通知,甚至有的员工表示896、796工作制。

虽然,京东大快消事业群公关总监刘力回应称,不会强制要求员工加班,但鼓励大家全情投入,高效产出,不仅为客户和合作伙伴,也为自己和家人创作出更大的价值。但从京东离职的赵明说,网上有关京东实行996工作制的舆论出现后,他们又收到新的口头通知,“不限制加班,但6点下班说明(工作)不饱和。”

拿命换钱

实际上,明目张胆宣扬这种价值观的并非只有有赞一家。此前,在2017年罗振宇跨年演讲中,就表示互联网公司996已成过去,247大势所趋。所谓247即24小时三班轮流倒的工作模式,罗振宇以腾讯王者荣耀工作模式为例,认为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就必须如此“快”才占尽优势。

在被曝光的996互联网公司中,京东、有赞、阿里、字节跳动等占据着排名前蔚姆⑵鹑嘶拱?96工作制下的员工算了一笔账,按照劳动法规定,只有拿到当前工资的2.275倍,才能在经济账上不吃亏。

按照劳动法相关规定,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在员工存在超时加班的情况下,即使是员工自愿的,企业仍然会存在一定的用工风险,包括劳动监察检查的风险、被通报批评和被罚款的风险、被举报的风险及仲裁和诉讼的风险。

但事实上,996工作制下的员工,并没有得到相应经济补偿。程序员王力是996.icu声援者之一,“加班到半夜11点、12点是很平常的事,项目发布日就要到凌晨三四点了”。他表示,即便公司没有强制性加班,但是在道德绑架下,大家也都是忍辱负重地加着班,“大家都不走,提前走第二天会被上面约谈,谁敢走嘛。一次两次还好,时间久了肯定涨薪无望,升职加薪肯定没份,早就是潜规则了”。

程序员吴阳(化名)也是每周工作六天,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晚上时间不定。这种工作强度让他付出的代价便是没有时间陪伴自己出生不久的女儿。

即便内心百般不愿为工作牺牲家人和生活,但随着工作强度和时长的提高,会有相应升职加薪的机会。因此,即使存在“拿命换钱”的风险,迫于大城市的工作压力,以及所谓“成功学”的教唆,还是有很多人投身到996的互联网行业,用高投入换取所谓的高回报。

程序员,不再稀缺

目前,竞争激烈且时刻充满挑战的IT领域,加班几乎成为各个公司通行的制度和企业文化。

马东(化名)曾在阿里巴巴、腾讯、字节跳动担任过前端实习工程师,在他看来,企业会用“奋斗”“始终创业”的企业文化当幌子来推荐八九个小时的工作环境,“在绩效、文化、补贴上下功夫让人隐性加班”。

高强度的工作不仅占据程序员的个人生活,也摧残着程序员们的身体,甚至有人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

2015年3月,深圳36岁的IT男、清华计算机硕士张斌,在午夜1点发出最后一封工作邮件后,猝死在酒店的马桶上。据他妻子透露,从项目组微信和邮件中的记录看,张斌经常连续加班到凌晨两三点甚至早上五六点。在去世前的周日,他还跟母亲说了一句“我太累了”。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网址: http://www.zgkjqkyjzz.cn/qikandaodu/2020/1017/365.html



上一篇:声 音
下一篇:《振动与冲击》征稿简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投稿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编辑部|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版面费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论文发表 |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